全国统一服务电话:021-60256969

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09-30

 二十世纪60年代初为摆脱国外对我们新中国的歧视和封锁,根据我国的国民经济对先进电光源的迫切需求,复旦大学毅然决定开展我国现代光源的研制和开发,复旦电光源研究小组应运而生。

1960年,由蔡祖泉、洪永清、潘兆祥、钱章节等人组成电光源小组。在蔡祖泉教授带领下的电光源研究团队克服科研设备简陋、技术资料缺乏等困难,解决了技术关键、并制成我国第一只高压汞灯,随后又先后研制成功了碘钨灯、长孤氩灯、超高压球形灯、超高压承灯、空心阴极灯、氢弧灯、同位素氪(86)灯等十余类照明光源和仪器光源,掲开了中国电光源科技水平从白炽灯向气体放电灯飞跃的序幕,大大短了我国电光源研究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由他主持研制的各类新颖、节能光源,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创造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

1973年,在全国大学的系科设置中,首次特批设立电光源专业。同年秋季,复旦大学光学系面向全国正式招收电光源专业首批学生。

1978年10月,国家正式批准由蔡祖泉教授创建的全国第一所光源与照明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复旦大学成立国家级电光源研究所,成为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机构。复旦学电光源研究所是中国高校最早从事光源研究的机构,具有辉煌的历史。

在此基础上,1984年,国家教委正式准复旦大学电光源的建系申请报告,批准建立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设立当时中国唯一的光源与照明专业。

2003年3月,教育部批准将原有的“光源与照明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保留光源与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

2008年11月,复旦大学建立电光源研究所牵头申报先进照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聚焦先进照明技术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2009年,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获教育部批准筹建“先进照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3年12月该中心通过教育部验收,这为光源与照明学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12月,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并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复旦电光源所的科技研发始终坚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学科发展趋势,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设有气体放电光源、固态光源应用、照明前沿技术、照明电气技术、照明光电子技术等五个研究方向,涵盖材料、器件、仿真、设计、系统及应用等;承担了大量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解决了气体放电光源的放电机理、填充药丸和气体配方、电弧管封接、触发启动等技术关键,研发了几十种照明光源和特种光源,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大缩短了我国电光源的研究开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复旦电光源所拥有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由教育部批准的培养光源与照明专门人才的特色专业,也是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人才培训中心

三十年发展历程,复旦大学电光源为中国光源与照明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端和优秀人才,成为是照明行业的中流砥柱。引领着中国光源与照明的发展,为中国光源照明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复旦大学被公认为我国光源与照明领域的权威研究单位之一,在国内外照明学术界和产业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享有崇高的声誉。

 

企业微信 公众号  

公司网址: